请输入关键字
白衣执甲暖心人 三米阳光照医魂
2025-04-15

在赤峰市医院器官移植科的深夜病房里,一场突如其来的救治,生动地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温度。70岁的黄奶奶在陪床期间突发腹痛,医护人员迅速反应、全程护航,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温情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,生动践行了医院推崇的"三米阳光"护理服务理念。

from clipboard

4月8日晚21:30分的病房走廊,月光透过玻璃窗投下斑驳的影子。夜班护士李伟娟巡视病房时,突然听见13床陪护椅传来压抑的呻吟。转身的刹那,她看见黄奶奶整个人蜷缩成虾米状,“阿姨,您怎么了?哪里不舒服?”黄奶奶颤抖的声音说道“疼…肚子疼的厉害…”紧急时刻,医护团队闪电集结,李伟娟护士以最快的速度为黄奶奶连上氧气,并建立静脉通路。宗意敏护士迅速为黄奶奶连上心电监护,监护仪显示血压173/103mmHg,心电图排查结果显示并非急性心梗。通过田野医生和李朋达医生查体,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,迅速判断出这是一起其他系统的急症。

在紧张的气氛中,医护人员的反应速度和专业判断力显得尤为重要。黄奶奶的老伴也是一名刚做完手术的患者,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显得无助和焦虑。李朋达医生迅速用轮椅将黄奶奶推到了急诊,为她挂号,垫付检查费等,经过CT等一系列检查,确诊为急性胆囊结石伴胆囊炎,正好在器官移植科收治范围。医护人员化身为黄奶奶的"临时家属",一边轻声安抚,一边高效协调各环节,为黄奶奶办理好住院手续后,遵医嘱对症治疗,拟行急诊手术。

清晨第一缕阳光抚过心电监护仪的屏幕,黄奶奶终于露出整晚第一个笑容。她颤巍巍地抚摸着护士们熬夜泛红的眼角:“孩子们,昨天晚上辛苦你们了。"晨光中,匆匆赶到的女儿万分感谢。监测仪规律的滴答声里,老人布满皱纹的手与年轻护士的手紧紧相握。这一刻,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了最鲜活的注脚——那些在深夜亮着的无影灯,不仅照亮了病历上的数据,更照亮了医患之间最珍贵的信任与温度。

在这一过程中,医护人员的耐心和细心展现了他们对患者的深切关怀。他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,更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。在患者感到恐惧和不安时,医护人员的安慰和鼓励成为了他们最坚强的后盾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"三米阳光"护理理念的真谛。“三米阳光"不仅仅是一个护理理念,它更是一种医院文化的体现。它要求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,始终保持对患者的关注和关爱,让患者在医院的每一刻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尊重。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器官移植医护人员的心中,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

✦ 供稿丨器官移植科

✦ 编辑丨张燕妮

✦ 一审 |

二审 | 邓新颖

三审 | 朱美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