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关键字
科普 | 骨密度检查知多少?核医学科为您解答
2025-04-11

什么是骨质疏松?
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、骨密度减低,导致骨脆性增加、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,骨质疏松症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
from clipboard

大样本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中,男性和女性年龄标准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6.46% 和 29.13%,目前我国现有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超过 1000 万,女性超过 4000 万,骨质疏松性骨折(脆性骨折)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临床后果,好发于脊柱、髋部和腕部等,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。

from clipboard

骨质疏松的分类包括哪些?

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(I型)、老年骨质疏松症(Ⅱ型)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(包括青少年型)。

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(或)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。

易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,有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查?

易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

1、高体重:肥胖可能会影响骨质的积累,对骨密度不利。肥胖者的脂肪细胞分化增多进而导致成骨细胞的分化减少。

2、年龄:骨密度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持续上升,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,随后随着年龄增长,呈下降趋势,60岁左右下降速度减慢。

3、性别:青春期前女性的骨密度增长快于男性,成年后,正常男性的平均骨密度高于女性,骨质丢失时间更晚,速度更慢。

4、生活习惯:长期大量饮酒、吸烟、喝浓茶及喝咖啡等不良习惯等。

5、激素:生长激素、性激素(尤其是雌激素)、甲状旁腺激素、胰岛素等激素对骨密度变化均有重要意义。例如,女性绝经对骨密度变化影响非常大,绝经年龄越早,时间越长,骨密度降低情况更严重,这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分泌骤然降低,骨吸收的速度大于骨形成,从而加速骨质丢失。

6、慢性肾病、神经肌肉疾病、结缔组织疾病、胃肠疾病及营养性疾病、血液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术后等原因均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。

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查

1、50岁以上妇女、60岁以上男性和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

2、有脆性骨折史者、所有有家庭骨折史者

3、经常反复腰、背、腿疼及不明原因全身骨骼肌肉痛

4、有下列不良生活习惯者:

长期大量摄取咖啡和碳酸饮料者;不当节食减肥者;长期吸烟和酗酒者;日常不足和饮食VD不足;长期卧床者

5、准备接受、正在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者

6、长时期服用以下药物者:

糖皮质激素、甲状腺素、肝素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、苯妥英钠、苯巴比妥、环孢素A、含铝钪酸剂、利福平、四环素、离子交换树脂、抗癌药物。

from clipboard

可以通过哪些检查诊断骨质疏松呢?

我国各大医院主要检查方法有3种:

超声波骨密度测定、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(DXA)、定量CT立体骨密度测定(QCT)

其中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是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被国内外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评估方法。

from clipboard

我们在拿到骨密度报告时,如何判读?

通常会看到T值和Z值两个数据。T值指的是患者的骨密度跟正常成年人进行比较,而Z值指的是患者的骨密度跟正常的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进行比较。

from clipboard

1、对于大部分中老年人而言(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),我们通过T值就可以了解骨密度的情况。

如果T值大于-1,骨质属于正常人群。

如果T值介于-1和-2.4之间,属于“骨质减少”的人群,指骨密度低于正常,但尚未达到骨质疏松症的程度。

如果T值为-2.5或更低,属于“骨质疏松”的人群,这时候应该尽快就医,进行相关的治疗。

2、对于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,特别是儿童,我们就要通过Z值来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。

Z值大于-2.0,则表示骨密度在同龄人范围内。

如果Z值为-2.0或更低,则表示骨密度低于同龄人,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。

骨密度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,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,让我们共同关注并守护骨骼健康,预防脆性骨折。

✦ 供稿丨核医学科 田新月 高玉杰

✦ 编辑丨张燕妮

✦ 一审 | 李雨奇

二审 | 邓新颖

三审 | 朱美光